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豇豆 > 病害 >

豇豆疫病

分布为害:豇豆疫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豇豆的重要病害,为害较为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

豇豆疫病,水溶肥的肥效有几天

症状: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蔓茎,叶片和豆荚。根颈受害水渍状缢缩变细,倒伏,呈猝倒状死亡。第1复叶展开后,爬架前的蔓茎多在节或近节处发病,初暗绿色渍状,溢缩变细,后为灰褐色,褐色成红褐色,从病处倒折,造成病部以上死亡。爬架后病部亦可出现在节间,溢缩明显与否,因蔓茎术质化程度而异,因有架材支撑,病处不倒折,变色较浅,有时受腐生菌二次侵染出现白霉或黑霉,病部以上死亡,叶片受侵后产生不规则灰绿色坏死斑,病斑中间灰褐色,皱缩不平整,叶脉变细,色深,雨水多时常腐烂,晴天干燥后病处青白色,易破碎,叶柄受侵后,其着生的叶片转为黄绿色萎垂而死亡,拖在地面的蔓茎和豆荚在落雨时易受侵染。豆荚受侵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雨天或湿度大时可见稀疏白霉,很快致全荚软腐;天气干燥时病处失水变细,且不规则屈曲,以上发病部位边缘均不明显,病部在潮湿情况下可生稀疏白霉。

豇豆疫病,有机水溶肥

病原:病原为领导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以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度和湿度是发病的主导因子,当气温在25-28°C,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或土壤潮湿、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豇豆疫病,叶面施肥

防治措施
(1)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漫种30分钟后催芽。
(2)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将病株残体集中深理或烧毁。

豇豆疫病,果树冲施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豇豆菌核病 下一篇:豇豆煤霉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