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枣串叶病、枣雾烟病
分布为害:枣锈病是枣树的主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削弱树势,降低枣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发病叶片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渐变为淡灰褐色。病斑处有黄褐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初期生长在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散出黄色粉状的夏孢子。后期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处出现不规则的绿色小点,形成褐色斑状,后期为黄褐色角斑,逐渐干枯脱落。发病严重时,枣树上的叶片全部脱落,只留下未成熟的青枣。冬孢子堆一般在病叶落地后产生。
病原:病原为枣层绣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在落叶上越冬,借风力,雨水传播,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7-8月份降雨较多,高温多湿发病重。地势低洼,易积水,行间郁闭,间作高杆作物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采用孢子捕捉法测报,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枣园内用载玻片涂甘油或凡土林,每两片为一组,涂上甘油或凡士林的面向外,以绳固定,悬挂于枣林间,每5天观察1次,根据孢子形态及捕捉数量,确定枣锈病发生期及发生量,指导防治。
(2)修剪过密枝条保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降低枣园湿度,防止过于潮湿。冬季清洁枣园,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菌源。枣树行间不同种高杆作物。
(3)枣树根外追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的功效,还可防治枣锈病,在枣树感病期,可喷布0.5%尿素液,或2.1%噻糖素水剂500倍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4)还可以使用科莱茵水溶肥进行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