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瓜果类 > 桃子 > 病害 >

桃疮痂病

别名:桃黑星病、桃黑点病、桃黑痣病

分布为害:桃疮痂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发病率20%-30%,严重时可达40%-60%。病菌主要寄主有桃、梅、杏、李、扁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桃疮痂病,水溶肥


       症状:主要危害桃树果实,也危害枝条和叶片。果实被害多在顶部发病,受害仅在果皮部分,病部初生暗绿色圆斑,并逐渐扩大成紫黑色或红褐色病斑,稍凹陷,上面着生黑色霉层。随着病部木栓化和果实膨大,病部常龟裂或畸形。枝条被害处先出现浅褐色圆斑,边缘紫褐色,后变黑褐色,稍隆起,常有流胶现象发生。叶片被害,初生多角形或不规则灰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变成褐色或紫红色,最后病部干枯脱落成穿孔。

桃疮痂病,科莱茵水溶肥

病原:病原为嗜果枝孢菌,异名,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桃疮痂病是桃树常见病害。由于油桃果皮表面没有茸毛,病菌极易侵入果皮发病,因此油桃种植区应重视防治桃疮痂病。温度和湿度是病菌侵染发病的主要条件。病菌以菌丝在当年生枝条的病斑上越冬,春季温度达10°C,空气湿度80%以上时开始侵染发病,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多雨、高温有利于发病、疮痂病菌潜育期长达40天以上,通常在花瓣脱落6周后才开始发病,早中熟桃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桃疮痂病,叶面肥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
(2)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3)及时喷药防治害虫,减少虫伤,以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4)加强贮藏、运输期间的管理:桃果采收、贮运时尽量避免产生伤口,减少病菌在贮运期间的侵染:果实贮藏前及时捡出病果。

桃疮痂病,冲施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桃褐腐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