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葡萄斑点病、葡萄褐点病、葡萄叶斑病,葡萄角斑病
分布为害:葡萄褐斑病分布于各葡萄产区。多雨年份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易发生,特别是葡萄采收后忽视防治易引起病害大量发生,造成病叶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
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在葡萄叶片上发生的褐班病有两种:病斑定形后病斑直径在3-10mm的称为大揭斑病:病斑直径在2-3mm的称为小褐斑病。褐斑病一般在5-6月份开始发病,7-10月份为发病盛期。葡萄大褐斑病的症状因品种而异。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破裂,往往早落,病斑星近园形或多角形,边缘褐色,中部有黑色圆形环纹,边缘最外层呈暗色湿润状。葡萄小褐斑病,在病叶上呈现褪色小斑,中部颜色稍浅,后期天气潮湿时,可在病班背面产生黑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为大褐斑病葡萄假尾抱菌,小褐斑病座束梗尾孢尾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葡萄褐班病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因此,夏季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发病比较严重。由于伏旱,雨季向后推迟至9-10月,这时气温较低,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因而为害较轻。此外,果园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树体衰弱时,也有利于发病。

(1)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在葡萄生长期间,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并适当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在发病初期,综合防治葡萄黑痘病、炭疽病,可以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开始发生,后逐渐向上基延,因此,第1-2次喷药要着重喷植株下部的叶片,并注意叶片的上、下部要喷洒均匀。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间800-1000倍液,或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