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是近年我国发现的水稻新病害。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南方稻区。发病轻者引起千粒重下降、出米率低,严重时水稻颗粒无收。
症状:水稻基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生、病株先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椭圆或长梭形病斑,后渐向上扩展成边缘褐色、中间枯白色的不规则大型病斑。严重的病株心叶青卷,随后枯黄,酷似螟虫为害造成的枯心苗。之后枯心株基部进一步变黑褐色腐烂,极易拔断,并有一股难闻的恶臭味,其叶片自上而下依次枯黄,直至全株枯死。
病原:病原为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Sabet)Victria.,Arboleda et Munoz属细菌。
防治措施:
(1)不同水稻品种对基腐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应推广抗病品种,减轻发病程度。
(2)水稻播种前用25%使百克乳油2000倍液浸种1~2天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进行催芽,对控制基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有显著效果,同时可兼治其他多种病害。
(3)发病田块,放干水,采取干干湿湿的方法保持水稻根部有足够的氧气,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多施用钾肥,利于植株抗病。
(4)药剂可选用1000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20%噻森铜400倍液或25%叶枯唑500倍液加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喷雾,在水稻发病初期施药1次,隔7天再用1次,连续使用3-4次。(注:喷药时田间最好排干水。)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