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初呈白色小圆点,扩大后为不规则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的病斑,叶尖干枯,病部能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感病容易从病部折断,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为害重时不抽苔。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气流传播。病菌为弱寄生菌,不易侵染健株,常伴随霜霉病、紫斑病同时发生。
病害病原: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的枯叶格孢腔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葡柄霉菌。
防治方法:1.5%,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倍液(1.5%),150倍液(3%)喷雾(治疗性)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大风天或预计3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品是一种肽嗜啶核苷类抗菌素农药,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稳定性较好,对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花卉白粉病,茶树茶饼病,苹果、梨黑斑病、灰斑病,人参黑斑病,烟草赤星病,甜菜褐斑病,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小麦白粉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效。
1、本品在番茄和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在苹果和梨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2、本品不能与碱性药物等物质混用。建议与其它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3、旅药时应按农药使用规则进行操作,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禁止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4、未使用完的废液不能随意倾倒,以免污染水域。
5、药液随配随用,喷药3小时内若遇雨应再补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