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要危害叶片、叶柄和中脉,也可危害花梗、种英等,叶病斑直径1~3mm,园形或近园形、灰福色,稍凹陷,呈薄纸状,边缘褐色,稍隆起;后期病斑呈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叶背多危害叶脉,形成条状、褐色、凹陷的病斑。叶柄、花梗及种英病斑长园形至纺锤形,褐色至灰褐色、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粉红色黏质物溢出。
发病规律:大白菜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沾附种子表面越冬。越冬菌源借风雨传播,有多次再侵染。高温多雨、湿度大、早播有利于病害发生。白帮品种较青帮品种发病重。
病害病原: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称芸薹刺盘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菌丝无色透明,有隔膜。分生孢子盘小,直径25~42um,散生,大部分埋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有刚毛。分生孢子梗顶端窄,基部较宽,呈倒钻状,无色,单胞,大小9~16×4~5um。分生孢子长椭园形,两端纯园,无色,单跑,大小13~18×3~4.5um。连续5d平均气温在25℃以上,同时降雨量大或田间湿度在80%以上,则有利于该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1)60%甲硫·异菌眠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是一种内吸性的低毒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广谱杀菌、作用机理独特、不易产生抗性,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按推荐剂量使用,对黄瓜炭疽病有较好效果。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2)70%咪鲜·丙森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20克/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由保护性杀菌剂丙森锌与内吸性杀菌剂咪鲜胺话盐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有效防治黄瓜炭疸病。安全间隔期:黄瓜5天,作物每季最多使用2次。不能与含钢的农药混用,如前后分别使用,间隔期应在7天以上。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