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大白菜、普通白菜、紫莱整等白菜类蔬菜,贮藏期莱帮及田间植株均可受害。幼苗期轻病株无明显症状,重病株根茎腐烂并生白霉,大田栽植后病情不断扩展,至抽姜后达高峰。病株茎杆上出现浅褐色凹陷病班,后转为白色,终致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受害轻的造成烂根,致发育不良或烂茎。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受害严重的茎杆折断,植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在春、秋两季多雨潮湿,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放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子囊孢子在衰老的叶片上,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后病部长出菌丝和菌核,在田间主要以菌丝通过病健株或病健组织的接触进行再侵染,到生长后期又形成菌核越冬。白菜菌核病属于囊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气传的子囊孢子致病力强,从寄主的花,衰老叶或伤口侵入,以病健组织接触进行再侵染
病害病原: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称菌盘核,属真菌界子囊菌门。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适温0~30℃,最适温度20℃,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
防治方法:(1)40%多·福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20-4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类农药的复配杀菌剂,具有较好保护和治疗作用。适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不能与铜、汞剂及碱性药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阔期21天。本品对黄瓜、大豆、马铃薯、桃、李有药害,应避免飘移到上述作物上。
(2)36%多酮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148.15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由杀菌剂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水稻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