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本病能为害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英等各部。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园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黑色需状物,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病班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病斑较小,直径2-6mm;甘蓝和花椰菜上病斑较大,直径30mm。叶上病斑发生很多时,很易变黄早枯。茎和叶柄上病斑呈纵条形,其上有黑色霉状物。花梗和种英上病状与霜霉满引起的病状相似,但长出黑霉可与霜霉病区别。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采种株上以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环境条件适宜时,病班上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扩大蔓延为害。
病害病原:十字花科蔬莱黑斑病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所致。白莱黑斑病菌为芸整链格孢十字花科蔬莱黑斑病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所致。白莱黑斑病菌为芸整链格孢,甘蓝和花柳菜黑斑病菌为。两种病菌都只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态相似,长条形至倒棍棒形,棕褐色,有3-10个横隔,1-25个纵隔。但白菜黑斑病的分生孢子多数单生,较大,16-28×125-225um,嘴胞较长,色泽较浅;甘蓝黑斑病菌分生孢子常链生(8-10个连成一串),较小,11-17×50-75um,嘴胞较短,色泽较深。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都在高温条件下产生最盛。白菜黑斑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17-20℃,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35℃。适温为17℃;甘蓝黑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温度则为1-40℃,适温为28-31℃,菌丝生长适温为25-27C。两种病菌都能侵染白菜、油菜、甘蓝、花椰菜、芥菜、芜和萝卜等。但白莱黑斑病菌多为害白菜、油菜、芥菜和芜;而甘蓝黑斑病菌主要为害甘蓝和花椰菜。黑斑病都是在高湿条件下发病最盛,但白莱黑斑病菌要求较低的温度;甘蓝黑斑病菌要求高的温度。
防治方法:(1)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12克/亩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具有预防保护、内吸治疗作用。通过叶鞘和根被植物吸收移动。
(2)50%代锰;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该产品主要是通过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以及抑制病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而杀死病原菌。能够有效防治苹果树福斑病。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21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