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根或侧根上形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肿瘤,初期瘤面光滑,后期龟裂、粗糙,也易感染其它病菌而腐烂,主根生长慢。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借雨水,灌深水和农具等传播。干旱年发病少。酸性土壤发病重,连年种植十字花科的地块和病田下水头的地块及施有未腐熟病残体屎肥的地块病重。
病害病原:芸基根肿菌引起的病害。该病菌在土壤中长期生存,经土壤传染白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调制种子时,带菌土粒附在种子上,可以导致种子传染。病原菌的发育温度为9~30℃,最适温度为20~24℃。孢子萌发芽管和病害进展的适温为18~25℃。土壤呈酸性有利于病菌紧殖,PH值7.2以上的碱性土壤则难以繁殖。
防治方法:(1)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1000倍液土壤喷雾或泼浇(保护+治疗)
本品属于苯并咪唑类,是一种内吸类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能杀死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菌。在病害发生初期定期的喷洒预防和病害剧烈发生时的防止蔓延都有较好效果。
(2)20%噻森铜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灌根或茎基部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由两个基团组成。一是噻唑基团,作用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使细胞壁变溥,导致细菌死亡。二是铜离子,能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在两个基团的作用下,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锅敏感作物在花期及幼果期慎用或试后再用。本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本品不可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