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生姜 > 病害 >

姜瘟病

别名:姜腐烂病、姜腐败病、姜青枯病、姜腐朽病、烂姜。

分布为害:姜瘟病是生姜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损失率20%-30%,重病田损失可达7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姜瘟病,滴灌水溶肥

症状: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汁液,散发臭味。被害根部呈淡黄褐色,直至全部腐烂。地上茎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下垂枯死。

姜瘟病,进口叶面肥冲施肥十大品牌

病原: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发病规律:姜瘟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存活的温度为5-10°C,最适25°C左右,52°C10分钟可以致死。病菌可在种姜、土壤及含病残体的肥料上越冬,因而可通过病姜、土壤及肥料进行传播,成为翌年再使染源。病菌侵染时多从近地表处的伤口及自然孔口侵入根茎,或由地上茎、叶向下侵染根茎,病姜流出的汗液可借助水流传播。姜瘟病流行期长,为害严重。华北地区一般7月份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10月份停止发生。其发病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气候及降雨量有关,一般温度越高,潜育期及病程越短,病害蔓延越快,尤其是高温多雨天气,大量病菌随水扩散,造成多次再侵染,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大批植株发病。因此在发病季节,如天气闷热多雨,田间湿度大,发病严重;反之,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的年份往往发病较轻。此外,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一般发病轻,而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壤粘重成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姜瘟病,叶面肥喷施注意事项

防治措施
(1)轮作换茬,避免连作,特别是种过茄科蔬菜且发生过青枯病的地不宜种植。高垄深沟,注意清沟排
渍。深翻土地后亩施石灰100-150kg。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集中烧毁。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要多施氮肥。

姜瘟病,国产最好的水溶肥牌子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姜炭疽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