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芋瘟
分布为害:芋疫病是芋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生普遍。病株率10%-30%,对产量有一定程度影响;严重时发病率可达50%以上,对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叶片上初生病斑呈圆形,黄褐色,扩大后呈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融合后呈不规则的大病斑,叶背面更明显,病斑周缘有暗绿色和黄色水浸状环带。后期病斑中央枯烂,严重时组织腐烂,只残留主脉。高温高湿下病斑长出稀薄的白色粉末状霉,组织坏死,常分泌黄色至黄褐色的液滴。叶柄受害,上生大小不等的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周围组织褪黄,病斑连片并绕柄扩展,终至叶柄腐烂倒折,叶片全萎。
疫病、炭疽病两病症状区别在于:疫病病斑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模糊不清,无明显黄晕;炭疽病斑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斑外黄晕亦明显,斑面病征为小黑点。
病原:病原为芋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芋球茎内或病残体上及水芋上越冬。南方田间芋株终年存在,进行初侵染源主要来自遗落田间的零星病株。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芋。种植带菌种芋,长出的芋株便成为中心病株。病原借助风雨辗转传播危害。主要在夏、秋两季发病。高温多雨有利发病。连作、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施氮过多的地块,发病均重。陆芋较水芋发病,陆芋中红芽芋、白芽芋较香芋发病。
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从无病或轻病地选留种芋。
(2)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1-2年,发现中心病株后应连同块茎整株拔起烧毁。
(3)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做到高畦深沟,清沟排渍。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