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芦笋嫩茎空心
分布为害:芦笋尤其是白芦笋采收时常发生一种生理性病害,它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大。
症状:低温引起的冻害和空心算,是北方芦笋产区早春生产上发生普遍且严重的生理病害。冻害:是指刚出土的嫩茎含水量高达92%左右。生产上遇有寒流侵袭,很容易发生冻害,症状是嫩茎上部开始呈水渍状,后变软腐和干瘪。即发生了不可恢复性冻害,一般在垄背高处发生较重。空心笋:指芦笋内有空洞,商品性差,产量明显降低。
发病原因:冻害是指气温在-0.5°C持续2小时,就会发生不可恢复性冻害。空心笋是指采收前20cm,土壤平均温度低于18°C,日平均气温17°C以下时,易出现空心笋,温度越低空心事越高。据测定,日均气温为14°C时,空心笋量占70%左右,气温上升到20°C时,空心筹降至1%。
防治措施:芦笋嫩茎空心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品种、温度和湿度是主要原因。因此要在生产中做好以下几点:
(1)选产量高品质好、不易空心的良种;采笋前期可采用盖膜增温的方法采算。
(2)应尽量保持土壤的温度和重施有机肥。培垄时,每1/15公顷施优质土杂肥4000kg左右。采笋后平垄时,每1/15公顷再施土杂肥5000kg左右,腐熟的饼肥500k左右。
(3)开春覆土,3月下旬土温上升期在嫩茎萌动前进行垅背覆土,取沟底表土均匀撒盖上面,厚度5cm,采笋时扒开,浮土可提高10cm处地温0.5~1°C,可延缓嫩茎出土,防止早期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