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芦笋 > 病害 >

芦笋茎枯病

分布为害:茎枯病为芦笋的毁灭性病害,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达70%以上甚至绝收。

症状:病菌可侵染嫩茎、茎秆、侧枝及拟叶。茎秆上病斑有两种类型,低温或高温干燥条件下出现慢性型褐色小斑症状。中温高湿条件下则出现急性型茎枯症状。两类病斑在发病初期均表现为褪绿水浸状小斑,慢性型扩展速度慢。最后病斑是梭形或长椭圆形,凹陷,边缘褐色至黑褐色。病健组织交界明显,病斑中间不形成黑色小粒点或只有稀疏几个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急性型病斑扩展迅速,病斑边缘水浸状淡褐色至褐色。大小,形状变化较大,微凹陷,病斑呈黄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散生或轮纹状排列,潮湿环境下,病斑边缘处有灰白色绒状菌丝。病菌侵入到木质部及髓部导致病部茎秆中空易折断,终致上部枯死。病害流行时,短期内可使大面积芦笋一片枯黄。

芦笋茎枯病,冲施肥与水溶肥的区别

病原:病原为天门冬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分生孢子器随枯死的病残株在大田中越冬,能存活8-9个月。以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侵染茎部。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危害严重期在7-9月份。9月下旬后,气温下降,降雨减少,侵染蔓延速度减慢,10月中旬平均日气温降至15°C以下时进入越冬阶段。在温暖多雨或晴雨相间时期长的年份发病重。施用淡肥过多或缺乏,或土壤湿度大发病重。品种同抗病性差异明显。

芦笋茎枯病,叶面施肥

防治措施

(1)选用丰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避免连作。选择土质好排水方便的土壤种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新种植区做好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苗、可采用热水烫种结合药剂浸种,即播前先将种子放在70 -80°C热水中浸烫5-10分钟,立即放进冷水中漂洗,然后放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中浸泡2-3天再催芽播种。防止病区的病残体及病菌带入新种植区。
(2)做好笋园清洁,及时清除病残及枯枝落叶和杂草,齐地面割除病枝及老枝带田外烧毁,同时配合撒施毒土或喷洒药液,减少田间病菌。
(3)加强管理,集中选留母茎,每穴3-5根均匀分布,病弱多余茎应随时拔除。合理调整采收期,使嫩茎大量出土期与雨季错开,可减轻染病或推迟发病。暴风雨前对生长过密的田块采取疏枝打顶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发病率。

芦笋茎枯病,中国十大名牌水溶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芦笋褐斑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