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烟草 > 病害 >

烟草青枯病

分布为害:烟草青枯病为害茄科、豆科、廖科、紫草科、风仙花科及某些禾本科植物等30余科200多种植物。烟草,香茄、花生及马铃薯等受害严重。烟草青枯病是为害烟草最重的一种细菌病害,广东、福建等地常与黑轻病等根茎病害混合发生,为害更加严重。长江以南烟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有广东、广西、报建、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南部及台湾等地。近几年有向北方烟区发展的趋势,山东、河南及辽宁部分烟区近年亦有发生。

烟草青枯病

症状:本病为典型的维管束病害,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受害,但由于受温度制约,南方烟区多见于大田期。此病可为害烟株的根、茎、叶,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染病初期烟株的叶片软化萎垂,但仍为青色,故称”青枯病”,病菌多从烟株一侧根部侵入,在植株体内迅速繁殖并向上扩展。发病初期是一两片叶的一半先萎蔫,直至发病的中前期,烟株仍表现一侧的叶片萎蔫,另一侧似乎生长正常,以这种半边萎蔫的症状即可与其他根茎类病害相区别。若将病株拔起,可见病侧的许多支根变黑,但叶片生长正常一侧的根系仍正常生长。

病原: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 ,属烟菌。

烟草青枯病

发病规律:刨开病侧的病茎,可见皮屋与本质部间有许多纵长黑褐色条斑,外表呈暗黄色;随着病情发展,病害从茎部维管束向附近的薄壁组织扩展,细菌大量增殖,暗黄色条斑逐渐变成黑色条斑,黑色条斑可一直伸展到病株的顶部,甚至到达叶柄或叶脉上。病菌也可从叶片侵入,使叶片迅速软化,开始为青绿色,随着细菌充塞叶脉,两天后即表现叶脉为黑色、叶内为黄色的网状病斑。病茎上的黑色条斑和叶片上的网状斑块是青枯病的重要特征,到发病后期,根都变黑腐烂,木质部亦变黑,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最后整株枯死。横切病茎,用力挤压伤口,可见黄白色的乳状粘液自导管处渗出,即细菌溢脓。
      青枯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茄、豆、廖、紫草、风仙花等44个科的数百种植物。除烟草外,对花生、辣椒、香茄,茄子及马铃薯等为害最重,但不侵染禾本科及麻类植物。

烟草青枯病


防治措施

(1)选抗耐病品种,是控制青枯病为害的根本措施。目前推广的云烟85、云烟87、K346、K326、K394、C80、C140、Coker76、RG13、SptG-168和MS6456等品种均具较好的抗病和耐病性。
(2)水田实行烟稻隔年轮作,旱地实行3-5年与禾本科及其他非青枯病菌的寄主作物大面积连片的轮作,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3)为防止带菌苗转入大田,首先要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前作为水稻的地块作苗床,切勿用菜地作苗床。播种前每公顷用石灰225-300kg撒施,沤2-3天。勿用带菌的肥料作基肥。
(4)与苗床地一 样,有条件的地方,应选择沙壤土、排灌分家的田块栽烟。在地势低注,温度大的地区应起高洼,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保持土壤不过于潮湿,以增强烟株抗病能力。
(5)早栽植早收烤,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
(6)施足基肥,科学用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氮、磷钾肥比例以1:1:2-3为好。在缺硼烟区应适当追施硼肥,氮源应尽量使用硝态氮。努力完善排灌设施,防止丰灌漫灌,减少病菌传播机会。中耕培土、打顶抹芽、收摘烟叶应选在晴天或露水干后进行;培土次数不宜过多,1-2次即可,并尽量减少伤根,及时做好地下害虫、线虫及其他根茎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7)烟苗移栽后,特别是气温稳定在20°C以上,土壤较湿润时,要经常进行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病株即行拔除,带出田外烧毁,并撒施少许石灰作病穴消毒。收烟结束后,也应将病株连根拔起,集中处理,切勿将病株还田作肥料用,并对病田消毒,以防病毒潜存。这一点对旱地烟尤为重要。

(8)目前对青枯病尚无特效药剂,近几年各省试验发现200万单位链霉素或多黏芽孢杆细粒剂对水灌根,或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或20%噻枯唑500倍液淋根2-3次均有一定防病作用。也可用2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2000-3000倍液连喷两次,两次用药应掌握在病害始期及后10-15天各一次为好,第三次用药则可在移栽时结合淋定根水加施一次,或在第二次施药后10天施用。

烟草青枯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烟草煤污病 下一篇:烟草病毒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