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棉花炭疽病在苗期发病,引起苗枯,苗期发病率26%-70%,严重时可达90%以上。成株期发病是造成棉花烂铃的主要病害,严重年份病铃率达20%以上。棉区普遍发生,发病的多少受当年的气候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症状:棉籽在刚发芽未出土前被害,幼芽及幼根变褐腐烂,病轻的尚能出土。棉苗被害多在近土面的茎基部产生红褐色小病斑,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的纵条斑,病斑边缘仍呈红褐色,有时病斑中部产生纵向裂痕。病重时,病斑可扩展包围整个茎基,使呈黑褐色半湿腐状,面枯萎。子叶被害,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黄褐色或褐色病斑,外缘呈红褐色。子时中部的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易干枯藏破碎,当病势迅速发展时,子时常枯死早落,幼苗顶端被害时呈黑褐色枯死。真叶上的病斑和子叶上的相似,但外缘多呈深褐色,一般发生于叶片中部。叶柄及茎杆上的症状,均呈红褐色至黑褐色的纵条斑,病部容易折断,在天气潮湿情况下,各部位的病斑表面都会产生橘红色的物质。
病原:病原为棉炭疽菌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棉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自然情况下很少见。
发病规律:棉籽从开始发芽直到棉铃成熟均可被害,但主要为害棉苗和棉铃,常造成严重提失,成株茎、叶受害轻微。
防治措施: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或25%咪鲜胺微乳剂2 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信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拌种可用10%福美双拌种灵悬浮种衣剂200-250g/100kg种子,也有较好防效。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