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玉米锈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上的常见病害。通常在玉米生育的中后期发生,为害较轻。个别地方或年份发病严重。
病原:病原菌有3种,即玉米柄锈引起的普通型锈病;玉米多堆柄锈菌引起的南方型锈病;玉米壳锈菌引起的热带型锈病。我国只有普通型和南方型两种锈病,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株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成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400倍液,或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