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西红柿花叶病毒病一种是在叶片上发生轻微的花叶或斑驳,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株高与健株无异,对产至影响甚微;另一种是在叶片上发生浓、淡相间的斑驳,随后新生叶片变小,叶脉变紫,叶片细长狭窄,扭曲畸形。茎顶叶片生长停滞,植株矮小,下部叶片多呈卷筒状,病株花芽分化能力弱,大量落花、落蕾,已坐果的,果形细小,果面多呈花脸状。表现症状:一、花叶。表现出绿色深浅不匀的班驳,叶片不变小,不畸形,植株不矮化,对产量影响不大。二、叶片黄绿。花叶明显凹凸不平,新叶片变小、细长、畸形、扭曲,叶脉变紫,植株矮化,花芽分化能力减退,大量落花落蕾,果小质劣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很大,病株比健株减产10%~30%。
发病规律:病原能在活的植物体内越冬,也能在土壤中或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还可在种子上沾附的果肉里越冬。未充分腐熟的带毒肥料也是初侵染源。适宜发病温度为20~25℃。该病主要由汁液传播,蚜虫不传病毒,在植株生长期间,主要通过各种农事操作,进行接触传染。病、健株相互摩擦,增加汁液传染机会;种植过密,增加摩擦,病害加重。田间的蝗虫、烟青虫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也可传播TMV病毒。与茄科植物连作地块,特别是番茄连作,病害会明显加重。土壤黏重、肥力不足,排水不畅,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抗性降低,往往加重病害发生。土壤中缺少钙、钾、磷等元素,花叶病发生重,培施钙、钾、磷肥能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花叶病的发生。黏重且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保毒期长,会使病害发生严重。施用未腐熟或带毒有机肥,栽培在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垂病毒传染。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田间线虫危害较重的地块发病重。
病害病原:T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简称TMV,居+sSRNA目、(未定)科、烟草花叶病毒居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大小300x18(nm)。钝化温度9~93℃10分钟,稀释限点10-4~10-7,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50年以上。该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黄斑株系和珠斑等4个株系,因致病力差异及与其它病毒的复合侵染而造成症状的多样性。
防治方法:①0.5%几丁聚糖水剂(微毒)
使用300-500倍液喷雾(保护性)
发病前,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间隔7-14天。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间隔3-5天连续施药2-3次。本品为诱导植物抗性,提高植物抵御病菌侵染的免疫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产品特点:增强作物抵御病害的能力,本品具有预防病害的能力。增强作物抵御低温干旱的能力。不得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施用。施药后4小时内若遇降雨,雨停后需重新喷施一次。
②2%氨基寡糖素水剂(低毒)
使用160-230毫升/亩喷雾(保护性)
于病毒病、晚疫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注意喷雾均匀,不得有漏喷之处。严格按照规定用量用药,可以间隔5-7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3-4次。大风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该产品为植物诱抗剂,使用后能提高作物自身的免疫力和防卫反应。对病毒病、晚疫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