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甘蓝 > 虫害 >

横纹菜蝽

危害症状:一、生活习性。成虫可多次交尾产卵,卵多呈双行,产在叶背,4~13粒1块,初解若虫群集在卵壳四周,1~3龄有假死性。二、为害症状。成、若虫在蔬菜叶片、茎、花上吸食汁液,致被害处呈现黑色坏死斑。三、为害作物。为害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及杂草。

发病规律:一、发生世代。北方每年发生2~3代。二、越冬。以成虫在菜地、河沟两岸石块下越冬。三、发生时期。3月上句开始取食并交尾产卵,5月上旬可见各龄若虫及成虫,成虫可多次交尾产卵,卵多呈双行,产在叶背,4~13粒1块,初孵若虫群集在卵壳四周,1~3龄有假死性。江苏至云南以北地区6~7月间盛发至秋未,常群集为害茎叶。四、发生区域。北、东、西向靠近国境线,南至江苏、安徽、湖北、贵州、云南。偏北局部地方,密度颇高。

横纹菜蝽,水溶肥生产厂家

病害病原:一、横纹菜蝽,属半翅目,蝽科。二、形态特征。(一)成虫。体长6~9mm,宽3.5~5mm,椭圆形,黄色或红色,全体密布刻点。头蓝黑色,前端圆两侧下凹,侧缘上卷,边缘红黄色,复眼前方具1红黄色斑。前胸背板上具6个蓝黑色斑,前2个三角形,后4个横长;中央具1黄色隆起十字形纹。小盾片蓝黑色,上具V“形橘黄色斑,未端两侧各具1黑斑。前翅革区末端有1个横置黄白斑。(二)卵。圆柱形,高约1mm,直径0.7mm,初白色,带黑褐色,近孵化时粉红色。(三)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体长5mm左右,头、触角、胸部黑色,头部具三角形黄斑,胸背具橘红色3个。形态似成虫。

防治方法:①2.5%溴氰菊酯微乳剂(中等毒)
使用20-40毫升/亩喷雾(治疗性)建议在害虫低龄期时施药进行防治,施药间隔期为7天。本品以触杀、胃毒为主,对害虫有一定驱避与拒食作用。作用部位在神经系统,为神经毒剂,使用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7天。
②45%马拉硫磷乳油(低毒)
使用55-85克/亩喷雾(治疗性)不能与强械药剂混用。本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较好的触杀和需蒸作用,进入虫体后首先被氧化成毒力更强的马拉氧磷,从而发挥较强的毒杀作用。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

横纹菜蝽,葡萄水溶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甘蓝夜蛾 下一篇:黄曲条跳甲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