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表现:春季韭菜发芽或生长时,病毒扩展到地面的叶片中,开始显症;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叶片变窄或披散,叶色褪绿,沿巾脉形成变色黄带呈条状。后期叶尖黄枯,发病重的植株矮小或萎缩,最后枯死,造成减产。
发生原因:一是韭菜生长季节遇有高温和干旱易发病,蚜虫量大时发病重。病毒主要在韭菜根部越冬,春季韭菜发芽或生长时,病毒扩展到地面的叶片中,
二是病毒主要在韭莱根部越冬,年春季韭莱发芽或生长时,病毒扩展到地面的叶片中,开始显症,该病毒可在割韭菜时通过割刀进行汁液接触传播蔓延,致该病迅速扩展,此外病毒还可通过葱、桃蚜等传播媒介进行远距离传播。
解决方案:一是合理轮作,定植大田应选择肥沃、有机质较足的田块,定植前应浇透水、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并在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二是加强田肥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杂草。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防止病菌借气流侵入。并在韭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三是收割韭菜时先割健株,后割病株,防止割刀接触病株扩大传染。收割病株后,要及时将割刀消毒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