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花茎,有时也危害叶片。茎部发病初现提绿长椭园形病斑,大小(18~30)mm×(2.5~4.5)mm,后全部变为灰白色,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发病,叶两面病班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缘不清,后也现小黑点,严重的叶片枯死,花茎折倒。
发病规律:高温季节、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肥料不足,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植株长势弱,发病重。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并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害病原:病原为葱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分生孢子器深褐色近球形,器壁厚且细胞紧密,大小56.1~108.9um,孔口直径16.5~23.1u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略弯,顶端尖锐,基部钝固截形,具多个隔膜,大小23.1~33×9.9~165um。
防治方法: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12克/亩喷雾(治疗性)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本品具有预防保护、内吸治疗作用。通过叶鞘和根被植物吸收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