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表现: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然而,在莴笋肉质茎膨大期,容易空心,降低了食用价值,严重影响莴笋品质,许多莱农常因不能有效预防莴笋裂茎,而使经济效益严重下降。
发生原因:1、与品种有关。不同莴笋品种表现出来的抗性不同。
2、与水肥有关。一般是肥水供应不均,忽早忽涝,裂口多。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另外,硼元素缺乏的情况下,莴笋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下降,肉质茎表易裂口。
3、在食用茎膨大期间遇强冷空气,使根系活力减弱,吸水、肥能力下降
4、与采收过晚有关。莴笋收获期过晚,易造成裂口出现,使得其品质下降。
解决方案:1、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宜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管理重点:当离笋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小水并追施速溶性肥和叶面肥。注意这次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膨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浸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喷施叶面肥1次,可预防茎部裂口出现。
3、适时收获。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不易出现茎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