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园形至近园形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在不同条件下病斑大小差异较大,具有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病斑易穿孔,通常在田间病斑表面看不到霉状物,后期病斑布满全叶。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土壤中随病残体或种子越冬。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5月和9~11月。常年连作,地势较低,雨后易积水,经常大水浅灌,温暖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或徒长;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
病害病原:称微疣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束生,褐色,顶端色稍淡,基部细胞稍大,顶端常较宽或膨大,呈截形,有1-6个隔膜。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单生,淡褐色至褐色,无嘴嗽,具纵横隔膜,隔膜处有继缩,充分成熟后,表面具微。
防治方法:①8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多菌灵主用于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庭分裂,对子森菌和半知菌有效好的防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代森锰锌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安全间隔期为28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勿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采收。
②50%代锰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本品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该产品主要是通过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以及抑制病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而杀死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