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肉质根,在田间发病,植株地上部根茎处腐烂,地下肉质根软化,组织腐朽呈纤维状,中空,病部外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贮藏期肉质根染病,症状类似。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菌核及子囊孢子在菜窖中、土壤内或种子上越冬。该病属土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子囊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以菌丝体为初侵染源,病健株接触构成再侵染。低温、湿度大易发病。
病害病原:致病菌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发达,有隔。无性世代不产生孢子。菌核长园形至不规则形,成熟后黑色。萌发时产生杯状或碟状的子囊盘,大小2-8毫米,淡黄褐色,盘下具柄。子囊裸生、排列于盘面,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无色、单胞。
防治方法:(1)40%多·福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20-4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本品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类农药的复配杀菌剂,具有较好保护和治疗作用。
(2)36%多酮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148.15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由杀菌剂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