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常发生于接近收获期的萝卜根部,侧根基部横向延伸的隆起组织,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出现裂口,形成横斑纹。
发病规律:土壤水分高的地块易发病。2~3周后开始发病,收获期延迟,导致过热时发病较多。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
病害病原:丝核菌半知菌亚门。菌丝褐色,在分枝处有缝缩,离此不远处形成隔膜;菌核无定型,以菌丝与基质相联合,褐色至综红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表层细胞小,但与内部细胞无明显不同,通常掩埋于与菌丝中,彼此以菌丝相联。
防治方法:(1)40%多·福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20-4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本品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类农药的复配杀菌剂,具有较好保护和治疗作用。
(2)36%多·酮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148.15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由杀菌剂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