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细颈叶甲。十四点负泥甲
分布为害:芦笋叶甲,鞘翅目,负泥虫科。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陕西、广西。
为害特征:成、幼虫啃食芦笋嫩茎或表皮,致笋株畸成或食成光杆,造成笋株变矮畸形或分枝,拟叶丛生,严重的干枯而死。
发生规律:山东、华北年生3-4代,天津年生4-5代,陕西5代,已成虫在笋盘四周的土下或残留在地下的枯茎里越冬,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4月中旬产卵,卵期3-9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成、幼虫第一次为害高峰期。幼虫期7-10天,共4龄。二代发生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三代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发生。秋季气温高,降雨少的年份可发生第四代。据观察日均温20°C,预蛹期3天,蛹期6-8天,成虫寿命50天,个别百余天。越冬成虫春季出土后,先在育苗地取食嫩茎、啃食表皮,7月上旬成虫转移到大田笋株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为害高峰期,成、幼虫时代重叠,成虫具有假死性,能短距离飞行。幼虫行动慢,4龄进入暴食期,煮熟后钻入土中在笋株茎基1-2厘米处结茧化蛹。成虫交尾3-4天后可产卵,散产在叶茎交界处或嫩叶上。
防治措施:清笋园除虫,冬前或翌春及时清除笋田枯枝落叶,拔出枯茎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